欢迎回来,用户中心
艺术评论网 中艺评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艺术投资 » 正文

市场的归市场,艺术的归艺术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2-25  浏览次数:3417
核心提示:如今,说艺术品就必然与拍卖价格相联系,藏家愿意拿出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元来购买一幅画作,其价值还能不高?说电影就立刻想到它的
 如今,说艺术品就必然与拍卖价格相联系,藏家愿意拿出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元来购买一幅画作,其价值还能不高?说电影就立刻想到它的票房,400亿元电影票房正在使中国走向全球第一的电影市场,国产电影票房也屡创新高,有那么多人走进影院,国庆档、贺岁档,能说这些电影不是观众喜闻乐见的精品?说舞台剧就不得不说它的上座率,演员身上几十年的功夫,戏曲艺术数百年的传承,抵不过一台粗制滥造的无厘头都市娱乐喜剧,就因为没有足够多的观众捧场,它就难以进入精品的行列。这样的现象屡屡发生,难免将艺术产品等同于商品、艺术价值等同于市场价值,唯上座率、唯票房、唯拍卖价格,似乎有了再正当不过的理由,一时成为艺术高下的判断标准。

这样的艺术评价标准能否行得通?前不久的一个艺术事件,倒可以拿来分析分析。

2015年10月初,马云与曾梵志合作的《桃花源》在香港苏富比秋拍亚洲现当代夜场拍卖,以130万港币起拍,经过几十轮竞价,最终拍出了4220万港元的天价。这是一场以慈善之名进行的拍卖,在艺术品市场被认为是不可复制的“意外”,却获得了全球财经媒体的热烈关注。马云是谁,不用介绍;而曾梵志是中国当代艺术最具代表性和国际性的艺术家之一。作为互联网的风云人物,马云在当代资本市场的成功早已成为一个不折不扣的神话,但还真不知道他还会画画,不仅会画画,还能一举拍得天价。据媒体报道,该油画创作于2014年,名为《桃花源》,画在直径为79.6厘米的圆形画布上。两人先以涂、再以点,最后以刮擦的方式,在平躺的画布上,反复来回,描绘的是行星地球。据苏富比介绍,马云和曾梵志联合创作这幅油画是为了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

如果以上述的标准来做个评判,马云可以毫无悬念地跻身于2015年最成功的“艺术家”之列。

有人觉得是马云沾了曾梵志的光,所以这幅画才拍得了高价。不错,曾梵志是当代艺术市场的宠儿,他的《最后的晚餐》曾经在2013年苏富比拍出1.8亿多港币,由此被称为“中国最贵的艺术家”。但别忘了,在同场拍卖中还有曾梵志的另一幅作品,《无题10-1-2》以略高于估价的1448万港币成交,而曾梵志估价为2500万至3500万港币的《自画像》最终流拍。在当代艺术市场低迷的当下,这其实不是孤例。如果说是曾梵志沾了马云的光,这对于艺术家而言,简直是一种屈辱,特别是对于曾梵志这样的艺术家。2007年,曾梵志第一件过千万元的作品由佳士得拍出,成为中国当代艺术获得市场成功的标志性事件。此后,他的数件作品都屡创高价,成为当代艺术市场的风向标。

这原本是一场艺术拍卖。却让人反问,这究竟是谁的话语场?苏富比作为世界一流艺术拍卖公司,在这场亚洲现当代艺术夜场拍卖的其他中国当代艺术作品,反响平平。事实上,中国当代艺术呈现出挤掉泡沫甚至走向低落的总体态势。在这场拍卖中,慈善是个口号,艺术作品成为营销由头,而马云作为互联网杰出代表、中国第二富的影响力光环,才是这次拍卖天价的主因。当然,成就这个神话的,还有收藏家的推波助澜。据报道,《金融时报》艺术市场专栏作家Georgina Adam在谈到这次拍卖的结果时说,西方社会名流发起的以慈善为目的的艺术拍卖并非新闻,但大多没有什么社会轰动效应,像马云这样初次画油画就在拍卖市场取得了令人惊讶的高价,在西方还没有类似的现象。但在中国,在这个30多年来不断创造奇迹的地方,以这样的一个事件,宣告了商业的力量、金钱的影响力和可以被漠视的艺术规律。其背后普遍的社会心理,有钱就可以制定规则,有影响力就可以制定规则,“有钱就任性”的背后,不能不说是大众的集体认同。

4220万港币的高价,不是艺术的定价,而是财富、声望、权势的定价;本应当是艺术的话语场,是艺术的舞台,但恰恰艺术不在场。没有了艺术审美的价值,艺术品还能被称为艺术品么?从这个意义上说,资本完胜,艺术沦为金钱的代言人——艺术终结了。

但,且慢,在艺术市场出现的并不一定就是艺术品。马云不会真把自己当成艺术家,只是要点吆喝,来点轰动效应;老百姓也不会真的认为马云就此成为艺术家,他的作品能有多高的艺术价值。就像一些藏家花费千万元买来的艺术作品,会被作为财富小心珍藏,却未必会挂在自己家的墙上每天欣赏。反过来,某些高收视率、高票房的影视产品,当然可以在茶余饭后提供些许谈资,一笑而过,终究留不下什么印象。

21世纪经济全球化在迅速蔓延,艺术领域也加快了商业化的步伐,并迅速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过度的娱乐性、商业性、消费性,正在前所未有地消解艺术的原有概念。甚至有人说所谓的边缘、小众的艺术,也只不过是金钱利诱下的又一场秀。倒不如让市场的归市场,艺术的归艺术。要知道,艺术上成功的终究能在市场上成功,但别以为在市场上成功了就一定能在艺术上成功。上座率、高票房以及拍卖价格,肯定不能当成艺术评价的唯一标准。这是一个简单而朴素的道理。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