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回来,用户中心
艺术评论网 中艺评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最关注 » 正文

“漫画人间——丰子恺的艺术世界”在中国美术馆开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10-27  浏览次数:4848
核心提示:  2018年10月25日,由中国美术馆、桐乡市人民政府、上海黄浦区丰子恺研究会联合主办的漫画人间丰子恺的艺术世界在中国美术馆开

 

  2018年10月25日,由中国美术馆、桐乡市人民政府、上海黄浦区丰子恺研究会联合主办的“漫画人间——丰子恺的艺术世界”在中国美术馆开幕。本次展览是丰子恺诞辰120周年系列展的第三站,此前第一站的香港亚洲协会“诗·韵——当丰子恺邂逅竹久梦二”与第二站浙江美术馆“此境风月好——丰子恺120周年回顾展”反响轰动。与前两站不同的是,“漫画人间——丰子恺的艺术世界”集合了中国美术馆、浙江博物馆与丰子恺家族及个人藏家收藏的丰子恺150余件套作品、手稿、实物,将展示其画家、散文家、艺术理论家、音乐教育家、装帧设计家和翻译家六个身份,力求全面还原丰子恺多样的艺术人生。

 

开幕式现场

  中央文史馆副主任赵冰,中科院北京理化所院士许祖彦,中科院物理所院士王鼎盛,北京理工大学院士周立伟,中国美术馆副馆长安远远,中国美术家协会漫画艺委会主任、桐乡市文化顾问徐鹏飞,中国作家协会诗人、作家邵燕祥,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员、原副所长聂玉昕,中科院半导体所研究员、原副所长俞育德,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公众考古与艺术中心主任徐天进,桐乡市委宣传部长潘敏芳,中国嘉德国际拍卖董事总裁兼CEO胡妍妍,丰子恺先生嫡孙丰羽以及丰子恺家族的亲朋好友共同来到开幕式现场。开幕式由文化学者、凤凰卫视主持人王鲁湘主持。

天使童声合唱团合唱

  赵冰、潘敏芳、丰羽、徐鹏飞、安远远分别为活动致辞。开幕活动前来自天使童声合唱团的小朋友们集体献唱了李叔同作词的《送别》等脍炙人口的歌曲,来自孩子们天籁般的歌声引发现场阵阵掌声。

中央文史馆副主任赵冰致辞

  赵冰表示,今天我们以系列展览纪念丰子恺先生,与质朴、率真、富有哲理、拥有不朽生命力的作品对话,就是对他为中国美术发展做出的独创性贡献的缅怀,就是对他的艺术精神和高尚品行的追思,也是对我们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激励。

桐乡市委宣传部长潘敏芳致辞

  潘敏芳表示,一代艺术大师虽已离去,但他留下的精神财富必将滋养和培育一代又一代的后人。从这些作品当中,能充分感受到丰先生的那种平凡、朴素却有深邃真挚的大爱,祈愿丰子恺艺术的人间大爱,能洒落到更多人的心间。

丰子恺先生嫡孙丰羽致辞

  丰羽讲述到,1942年弘一法师圆寂之后,丰子恺遵守承诺,克服困难、忍受病痛,完成了六集共450幅《护生画集》宣扬人间真爱,对老师的承诺就是他的初心,他不忘初期,方得始终。多面的人间情怀,多才的赤子之心,多元的艺术家的身份,都凝聚在展出的150余幅作品中,此时此刻,正在中国美术馆5号厅静候大家的静心欣赏。

中国美术家协会漫画艺委会主任、桐乡市文化顾问徐鹏飞致辞

  徐鹏飞表示,中国漫画有100多年的历史,《子恺漫画》是中国漫画百花园中的一枝奇葩。丰子恺先生一生都在传播真善美,他的漫画植根于民间沃土中,不但反映人民日常的物质生活,更深刻地反映着人民的精神世界,可以说每一幅作品,在诗情画意中净化着我们的心灵。

中国美术馆副馆长安远远致辞

  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因外事活动未能出席展览开幕式,特委托副馆长安远远向出席开幕式的各位来宾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安远远表示中国美术馆是艺术的殿堂,我们用展览方式纪念这样一位有贡献的艺术家,是中国美术馆应尽的职责,展出的150幅作品虽然尺幅不大,但意义深刻,震撼心灵。感谢所有为展览付出努力的各方人士。

凤凰卫视主持人王鲁湘主持开幕式

  丰子恺(1898-1975),中国现代文化艺术史上杰出的大家。浙江省桐乡市石门镇人。原名丰润,又名仁、仍,号子觊,后改为子恺,笔名TK。青年时期师从李叔同学音乐、绘画,师从夏丏尊学习国文。丰子恺的一生始终致力于艺术创作和中国艺术教育,对中国美术及人文历史的发展具有独创性的贡献。丰子恺的个人艺术风格在中国独一无二,特别是他的绘画作品中所体现出的现实主义的批判精神,有着极高的艺术欣赏价值。他的许多作品都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尤其是他贴近现实又充满生活情趣的漫画作品,深受国人喜爱,伴随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成长。丰子恺先生在书法、散文、翻译等文艺领域同样卓有成就。他的笔触生动而富有韵味,质朴而又明亮率真,时常娓娓道来,于细微处探究人生,反映世态人情。被称赞为“如同一片片落英,含蓄着人间的情味”。

嘉宾合影

  展览通过“古诗新画”“大树画册”“恩狗画册”与“护生画集”四个系列的作品展现作为画家的丰子恺,本次展览以浪漫主义情怀的无声之诗开篇,表现丰子恺一生钟爱的创作内容,表达古诗新画的意境隽永。他以真诚平易的热情将“艺术”融入到寻常生活中,情趣丰盈,内蕴精粹。他在遵循传统诗画观以水墨线条为本质的前提下,融会西方的速写与中国的诗意化,涉笔成趣,形成了既有写实性又有抒情性的绘画风格。

展览现场

   

丰子恺 国画 满山红叶女郎樵 1956年 33×25.1cm 中国美术馆藏

 丰子恺 国画 努力爱春华 1961年 34.3×27.4cm 中国美术馆藏

丰子恺 国画 饮水思源 1961年 45.5×33.4cm 中国美术馆藏

 

  现实中的家国之情——大树画册

  《大树画册》系丰子恺于1939年客居广西宜州时所创作。1937年丰子恺于抗日战争时期写下了“宁当流浪汉,不做亡国奴”的立心之言,开始长达八年的艺术逃难之旅。他胸怀祖国大地,心系贫苦百姓,一路走、一路写、一路记、一路画,把逃避时所见、所闻、所感绘诸于纸上。正如丰子恺在大树画册自序中所言“迩者,蛮夷猾夏,畜道横行于禹域,惨状遍布于神州,触目惊心,不能自己,遂发为绘画,名曰大树”。这是《大树画册》的成因。《大树画册》开篇的“大树被斩伐,生机并不绝。春来怒抽条,气象何蓬勃”。是丰子恺书写中华儿女自强自立,保家卫国,生生不息的写照。这套册页无疑是抗战时期美术作品的一座丰碑,更是丰子恺绘画作品中有着深远意义的重要篇章。

丰子恺 《大树画册》(共24开)之一 水墨纸本册页

丰子恺 《大树画册》(共24开)之一 水墨纸本册页

  温情中的赤子之心——恩狗画册

  一套48开《给恩狗的画》,是丰子恺为幼子丰新枚(小名恩狗)所创,里面的画不是记录恩狗日常生活中有趣的小故事,就是用桐乡话记录家乡的儿歌、童谣……丰子恺教育儿孙从不是死板地讲道理,而是记录现实的生活,写下有趣的文字、画出生动的画面。生活中的小乐趣、孩子的天真、父亲的慈爱、家庭里浓浓的亲情在小小的画册倾泻出来。

丰子恺 《恩狗画册》(共48开)之一 设色纸本册页 1942年作

丰子恺 《恩狗画册》(共48开)之一 设色纸本册页

丰子恺 《恩狗画册》(共48开)之一 设色纸本册页

 

  慈悲中的矜恤之爱——护生画集

  为了使观众深入了解丰子恺先生,本次展览特别从浙江省博物馆的重要藏品《护生画集》六册中遴选二十三开原作到北京,这是浙江博物馆入藏《护生画集》以来,首次进京展览。反映慈悲情怀的《护生画集》,是一个前后跨越50年,超脱生死,与弘一法师师徒间关于承诺的故事。作品温馨敦厚、劝人为善、护身护心的精神境界,体现了丰子恺深厚的文化修养和独特人格力量。

丰子恺 《护生画集》第一集之一 水墨纸本册页

丰子恺 《护生画集》第六集之一 水墨纸本册页

 丰子恺 《护生画集》第六集之一 水墨纸本册页

  作品呈现了丰子恺独特的艺术创作风格,但丰子恺不仅仅是一位画家,丰子恺先生在书法、散文、翻译等文艺领域同样卓有成就。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至七十年代,他写下大量随笔,出版过《缘缘堂随笔》《随笔二十篇》《车厢社会》《率真集》《缘缘堂续笔》等多本散文集,在现代文学史上自成一格。正如郁达夫所说:“人家只晓得他的漫画入神,殊不知他的散文,清幽玄妙,灵达处反远出在他的画笔之上。”而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以来,丰子恺开始涉足书籍装帧艺术,为大量书籍、期刊设计封面、插图或扉页等,成为中国现代装帧史上最为重要的设计家。丰子恺早年更致力音乐教育,长期执教于中小学、师范学校和大学,培养了一大批艺术人才,也为当时的音乐教育培养了师资。作为翻译家的丰子恺一生翻译著作达三十多部,涉及文学、美术、音乐等方面,译自俄、英、日等语种。

  作为一生追求“一个像人”的人,“教惟以爱”的精神境界贯穿丰子恺一生。以爱心、诗心、佛心、童心,传播真善美,则是丰子恺解读漫画人间的至高境界,中国美术馆举办的丰子恺大展汇集丰氏一生中重要的作品,散文集、音乐教材、创作手稿、翻译著作及艺术理论著作等,相信观众走进中国美术馆,通过精心布置的展品,将全面的了解丰子恺的艺术世界与人生。

  展览呈现在中国美术馆5号厅,将展出至11月4日。(周一闭馆)

丰子恺 春日杏花 设色纸本册页

丰子恺 春风欲劝座中人 设色纸本镜心

丰子恺 夜诗故人 设色纸本册页

丰子恺 醉倒 设色纸本册页

 

丰子恺 双燕 设色纸本册页

丰子恺 人散后 设色纸本册页

丰子恺 静看薝蛛结网 设色纸本册页

丰子恺 卖花声 设色纸本册页

丰子恺 贫女如花 设色纸本册页

丰子恺 游春人 设色纸本册页

阿Q遗像 设色纸本册页

(转自:中国美术馆)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