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回来,用户中心
艺术评论网 中艺评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艺术教育 » 正文

吴昌硕:国画好不好先看线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5-14  浏览次数:5643
核心提示:线条是中国画的基础,它的好坏直接决定作品的成败,所以看待一幅国画水平高低,看懂线条才是最重要的。 中国画对线条的要求可以
 

    线条是中国画的基础,它的好坏直接决定作品的成败,所以看待一幅国画水平高低,看懂线条才是最重要的。

          中国画对线条的要求可以概括为平、圆、留、重、变五个字。


 

“平”

即指勾线时在线条的每一点上用力都一样,“如锥画沙”。勾线时,笔尖要按下去,对纸有一个“压力”。同时手指还要向上擎住笔,有一个“提”力,然 后向行笔方向再用一个“拖”的力量。

压力与提力要保持一定的平衡,只提不按就“飘”“轻滑”;只压不提就是“抹”。线条切忌忽轻忽重及“撩”“挑”“滑 ”。

 

“圆”

即指勾线要圆浑有力。要用中锋。用中锋线条勾出的线圆浑、饱满而有弹性,即所谓如“折钗股”、如“弯弧挺刃”。

凡行笔时,笔尖在线条中央者即为中锋,笔尖在线条一侧的为侧锋。

 

“留”

指用笔积点成线,古人曰如“屋漏痕”就是此意。

勾线时要求做到处处可以控制,随时可以收笔,并可以随作者意图变化,达到随心所欲的地步。

“重”

指用笔峻劲,线条有力。线的力量在于笔尖和纸的摩擦正确的方法是:通过肩、肘、腕和手指把力传导给笔尖,使笔尖与纸有一个摩擦力。有人使劲捏紧笔杆,几乎把笔杆捏碎,但是勾出的线条并没有力量。

勾一条线要有三个动作:

一曰藏锋,起笔时,欲向左行先向右顿笔藏锋,然后再向左行笔。向下行笔也要先向上藏锋,这样行笔即与纸面有了摩擦。

二曰行笔的速度要慢,力量要均匀。行笔中稍停为“顿”;向后折回为“挫”;中锋圆转用笔为“转”;折锋转向为“折”。

三曰回锋,行笔欲停时要把笔锋向来的方向收回,即所谓“无往不回”、“无垂不缩”。这样的线条才含蓄有力。

 

“变”

即指用笔的各种变化。平、圆、留、重,是对线条的基本要求,在此基础上,线条还要有多种变化,如中锋侧锋,顺锋逆锋,顿挫、转折、粗细、方圆、连 断、疾徐、光毛、虚实,加上墨色的浓淡、干湿等,即可千变万化。

把线条的力量与线条的变化结合起来,就是白描用线在形式美感方面的要求。所以学习中国画 必须重视书法的练习,以锻炼勾线的能力。


图文来源于网络。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