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回来,用户中心
艺术评论网 中艺评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名家访谈 » 正文

《笔精墨妙写丹青——专访当代山水画家陈文举》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4-02  来源:健康导报  浏览次数:73170
核心提示:一直以来,国人对山水均有着原始的崇拜与敬畏,认为一切神灵皆隐于山水之中,山高水远,一静一动,似乎蕴涵着天体宇宙无限奥妙。而画家陈文举努力在寻找远离尘世的天国,给当今浮躁时代不安心灵带来慰籍的一方静土。
 陈文举先生给人的感觉是低调谦和、儒雅大气,或许是因为有着典型的北方人的性格,他的话语并不算太多。但是当与记者聊起自己在创作过程中所遇到的点点滴滴,以及时下书画界面临的种种不好的现象之时,他逐渐打开了自己的话匣子。随后的交流没有任何隔阂,就像久别的朋友一样畅快。伴随着一缕缕的墨香,我们的采访悄然展开了,不知不觉走进了他的艺术世界,让我如痴如醉……
 
陈文举先生,1974年出生在河南漯河,自幼酷爱绘画,早年学习水粉画和素描,并从古人入手,学习传统山水画的各种皴法,和笔墨的应用表现。后来,融进了现代彩墨山水画的元素,并在广州美术学院进修,近年师从上海中国书画艺术中心副主任、著名山水画家曾刚老师学习彩墨山水画。其作品清新雅致,气势雄浑,以春景居多,给人平和、安静的感受。
 
   采访了解到,他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有三个舅舅,其中两个都是从事艺术的,一个是当地小有名气的画家,一个是雕塑家。舅舅们的艺术生涯让耳语目染的他,从小时候就迷上了绘画,而自家的门窗和邻居家的墙,都成了他涂鸦的对象。上小学的时候,每次的美术比赛他都是全校第一,成为校园“小名人”,受到学校老师和同学们的热捧。但当时的水平只是停留在涂鸦,没有形成系统的画法。直到父亲从外地买回来一本《木家具烫画》和一本《芥子园画谱》的书籍,才让他感受到中国画的艺术魅力,并与书画结下不解之缘。
 
    记者:在中国传统绘画作品中,除了作品中表现的题材之外,更侧重表现作品的诗意,您如何看待国画与诗歌之间的关系?
 
陈:有句话叫‘诗情画意’,诗人杜甫有一句‘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这诗句能让读者眼前浮现出怎样优美壮丽的画面。再如,诗人王维的诗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其实就是一幅水墨画,令人神往。诗歌与绘画,都是人类文明的体现,也是人类最值得骄傲与自豪的艺术瑰宝,我们不但从中可以学习语言技巧和绘画技巧,而且通过诗画来表现出艺术的博大精深和通融之美。
 
记者:在您的作品中以山水画居多,而且叨叨了很高的成就,您在山水画创作中有什么样的体会及在山水画创作中什么样的境界和人生追求?
 
陈:山水画是画家对山川,江河,草木等自然界万物的生命本质的观察,感悟和提炼,并点缀一些人物,房屋,桥梁于画面上,来体现生命与自然的和谐。也有对浩瀚宇宙的敬仰之心,对世间万物的爱护之心,以及对大自然的探索之心,其实我的人生追求很简单,每天能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我追求简单而真实的生活。
 
    从简短的交流,可以感觉他在艺术中需求自由,在笔墨中品尝快乐,淡薄名利,耐住寂寞,不停歇的跋涉在太行山于黄山的群峰之中。淳厚、质朴的皖北风情滋养了他的生命,也滋养了他的艺术,使他从中悟到了艺术的真谛与生命的意义。
 
纵观先生的山水作品,以春景居多,以浅绿色为基调,高光部位施以淡淡的赭石,在统一中求变化,并在房屋的顶上或一棵树的叶子,施以朱磦色,求其醒目提神。作品中的人物或飞鸟,置以画面之中,来表现自然的和谐,生命的律动。在画面中足以看出他重视云和水的表现,用颤笔来表现水流时的景象,使其富有动感,以湿画法画云彩,赋予其柔和、流动的特点。古人说,“山以水为血脉,以草木为毛发,以烟云为神采。”细细品味画面上的云,飘渺虚无,如梦如幻;画面上的水,清流急湍,村庄院落,幽静安详;一草一木,生机盎然,他们是那么的和谐,那么的令人神往……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