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回来,用户中心
艺术评论网 中艺评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艺术教育 » 正文

艺境视点——中国画基础理论百讲(第一节)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2-25  浏览次数:4617
核心提示:第一节说说中国画一词的来源。广义的中国画起源于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彩陶图像,包括所有的中国传统绘画,如卷轴画、壁画、年画、
 第一节说说中国画一词的来源。

广义的中国画起源于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彩陶图像,包括所有的中国传统绘画,如卷轴画、壁画、年画、版画、漆画等。狭义的中国画特指以中国的毛笔、墨、颜料、宣纸、绢等工具材料,按照长期形成的传统方法进行绘制的画作,画幅形式有长卷、立轴、条屏、横披、斗方、册页、扇面等。

事实上遍寻中国古代的画史画论,并无“中国画”一词,古代画家与理论家一般称之为画、画绘、丹青、图画、图绘、绘事等。直到明末清初,西洋画(洋画、夷画)传入中国之后,才有了中国画、中画、儒画、国画、国粹画之说。

根据周积寅教授考证,明末意大利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Matteo Ricci)最早使用了“中国画”一词。明末顾起元《客座赘语》载其论画:“中国画但画阳不画阴,故看之人面躯正平,无凹凸相。吾国画兼阴与阳写之,故面有高下,而手臂皆轮圆耳。凡人之面正近阳,则皆旺而白;若侧立,则向阳一边者白,其不向阳一边者,眼耳鼻口凹处,皆有暗相。吾国之写像者解此法,用之,故能使画像与生人亡异也。”可见,利玛窦所说“中国画”画阳不画阴,是与他熟知的“西洋画”相比较而提出来的。

1919 年“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许多学者参与了“整理国故”的争论,一时间,国粹、国渣、国乐、国医、国画等许多新词受到关注。20 世纪上半叶,“中国画”(国画)一词,逐渐被我国学者、画家、画论家康有为、陈独秀、鲁迅、徐悲鸿、刘海粟、俞剑华等人的著述中采用。例如,1926 年11 月12 日,署名“同光”的作者发表《国画漫谈》一文:“年月日,我说不清,总之自有所谓‘国画’在中国学校中成为一种科目起,‘洋画’也和其他科学一样,为中国人士所学习而且被欢迎起来了,因此‘国画’之名,遂应运而生,原这名之所由立,本系别于洋画而言。譬如有洋货而后又国货之名,由洋文而后有国文之名,初固无轩轾于其间也。”

1979 年出版的《辞海》将“国画”定性为“中国画”的简称。如今的中国画早已不再是与西洋画的概念区分,而是指世界绘画宝库中自成体系的、具有强烈民族特色画种之一,在世界画坛上,也是极少以国家名称命名的画种之一。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