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回来,用户中心
艺术评论网 中艺评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艺术教育 » 正文

书画傍“出处”造假成品辨识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2-25  浏览次数:5740
核心提示:书画艺术是举世公认的中华国粹,如今,全社会喜欢收藏书画的人越来越多。但有些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在众多收藏书画的人群中,真正
 书画艺术是举世公认的中华“国粹”,如今,全社会喜欢收藏书画的人越来越多。但有些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在众多收藏书画的人群中,真正能辨识真假者(包括书画界从业人员)却宛若凤毛麟角。这就难怪书画造假与“傍出处”一旦联袂,便总是能“如鱼得水”的缘故,这真是当前书画收藏界最突出的一个“生态”问题,笔者说这些并没有多少夸张。

  “出处”是什么?我给出的解释是:曾经真实地发生在某处的事或客观存在的物,因为它们一次或数次地真实发生或客观存在,所以对了解过这些事或物的人形成一种心里暗示效应和思维认识上的依赖性,使得“原知情者”对以后在同一地点,性质已完全不同的所发生的事和出现的物不能作出客观正确的判断。傍“出处”从字面理解就是靠、依仗与利用“出处”或以“出处”来增强伪作欺骗性的意思。傍“出处”可细分为傍真“出处”与傍伪“出处”及傍真伪“出处”并施三种。

  真“出处”

  真“出处”,指造假或售假策划者利用最有可能让人“深信不疑”的某真实地点或人,为书画伪作的顺利抛售而实施的阴谋活动。要“完成”上述这样的事,不论对造假者还是鉴藏家都是极具挑战性的。

  笔者把自己近十几年亲身经历的属于傍真“出处”的造、售假的方式总结如下:

  (一)在国家级美术馆或博物馆以举办某藏家藏品展或某名家作品特展等名义,可以让伪作堂而皇之地公开露面,以换取公众对赝品的认同。此等事有一案例发生于1999年底,我国南方某大城市的一家国家级博物馆举办了一个“傅抱石作品特展”,里面就有一幅署名为傅抱石的伪作。当年国内也有多家媒体披露了此事件,刊发在本报2000年2月26日第八、九两版,署名东方君的记者采写的一篇报道文章,记述得非常到位,建议大家可找来一读。图1是一本美术类刊物为介绍该展览的“盛况”而刊载的一组入展“傅抱石作品”之一的题为《丽人行》长卷画作片断。图2是在此可作为傅抱石同一题材作品标准件的真品。当两件画作同时摆在我们面前时,其真伪属性可谓泾渭分明。不觉间15年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相信此事件仍存有深刻的警示作用。

  (二)把署名某名家若干数量的伪作集中在一起做小范围的内部展示,同时举办所谓的“学术研讨会”,并有针对性地邀请书画界(看不出真相)的一些专家与会;然后再约请媒体记者撰写文章,发布关于该“学术研讨会”的新闻,制造“正面”舆论。

  (三)用俗语所说的“埋地雷”方式售假,即将某已故名家的伪作有意“安放”(或现场施作)在与该名家有特殊关系的人物(亲属、学生或亲朋好友)家中,等待“主动”找上门来的“冤大头”。说来不可思议,我本人在从业经历的早期时,就多次险些在上述傍“真出处”中触“雷”。有一次,有位藏家朋友要我陪同去外地,到一位已故某名家家中去购买该名家的几幅画作,在该名家的儿子亮出的几件署名画作中,我发现至少有一半以上并非真迹,那些疑伪成品我认定是“儿子冒充老子”的手笔。当时我曾提议买家同主人商量只购买那些被我判断属于真迹的部分画作,最终竟遭到拒绝。

  (四)乘某高龄书画名家思维糊涂、不辨是非之机,花一定代价让他(或她)将署其名的伪作认作自己的“亲笔”,并让其与伪作合影,之后把照片作为证物配合伪作抛售。也有的造假人策划让某已故名家家属与伪品一起合影,手法如出一辙。

  (五)通过电视台“鉴宝类”节目取得“真迹身份”或“一纸证书”。近年市场较热,许多电视台都开办有“鉴宝类”栏目,当我作为电视观众看节目时,已多次在某电视栏目上看到“开门见假”的某名家署名画作被有的鉴宝专家说成是真迹的例子。

  (六)打着“海外回流”的旗号以吸引买家。自国内艺术品市场价格走高后,形成国内的艺术品价格总体上超过海外,海外藏家收藏的名家作品有部分转向内地销售的趋势,不料这也成为海内外不法商贩的可乘之机。如今在国内各地的书画拍卖会,常常会有“海外回流”拍卖品的“特别提示”,经营者的言外之意无非是拍卖品的“地道”,但我以为是否真的“海外回流”都不能说明任何真伪问题。这件署名齐白石的图3《虾》成品就号称从日本“回流作品”(该场拍卖图录上有专门注解),看画上的笔墨与造型质量,我绝对是要怀疑它的真实性的,要是达到像图4这样艺术品质的画作,我便会对其署名说“OK”。比较图3与图4两图的笔墨与造型状态,真的是相距甚远,以“回流作品”来包装伪作,可以说是现在书画造假的一种流行病。

  辨识傍真“出处”作伪的书画,最值得提醒的有二点:一是鉴定者需具备扎扎实实的鉴定基本功,如此才能在任何时间和地点,在面对任何有特殊“包装”的书画做真伪判断时,分清主次,实现正确判断;二是鉴定者要有很好的心理素质与逻辑思辨能力,抗干扰能力要强,更要戒贪。在鉴定与收藏活动中,贪是很可怕的心理,我曾见过一些原本眼光极好的收藏人,就因为贪字让他们在现实中屡次栽了跟斗。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